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
242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大国航天:从民营火箭开始 > 第3章 那把位置还给你

大国航天:从民营火箭开始 第3章 那把位置还给你

作者:旧城坦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06-19 01:08:12 来源:大海中文网

大国航天:从民营火箭开始第3章那把位置还给你

面对郑少康的质疑,秦宇像是看一只上蹿下跳的小丑,觉得这人匪夷所思。

“实行并联加注,将液氧和煤油同时向火箭加注,至少能节省出几个小时的加注时间,缩短发射流程。这样我们的员工就能留出更多精力去应对最后的地面复核,这是好事啊,你把这当做笑话看?”

郑少康却反驳道:“可是其中的风险你考虑过吗?而且串联加注燃料,是国企乃至全世界的主流加注方式,你想打破常规特立独行吗?”

他说这话倒不是故意抬杠,基于这个时代来看,串联加注确实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特别是在液氧煤油火箭上!

液氧 煤油的推进剂,相比其它燃料组合推力更大、比冲更高,但由于航天煤油是复杂多分子碳氢混合物,可燃性更高,因此加注时需格外小心。

而低温状态的液氧在局部加注环境下,很容易泄漏形成富氧环境,这对任何可燃物都是致命的,更别说煤油了!

安全起见,用串联加注方式,先加注常温煤油,等煤油相关加注设备撤离完毕后,再进行低温液氧加注,是最常规的方式。

也算是行业潜规则!

而现在这个新来的技术副总,竟大言不惭的要施行并联加注,想打破常规?

郑少康一眼就看出这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以为在斯坦福喝过几年洋墨水,就能随便指手画脚了!

在场的员工们,虽然不像郑少康那样拥有丰富的国企经验,但对于串联加注这点共识还是有的,都不太看好这位新来的技术副总。

刘俊懿还想帮老同学打个圆场,被秦宇用眼神制止住了。

他走上前道:“这不是特立独行,而是推陈出新!确实,串联加注的安全性很高,经过十几年的检验,一直备受认可,它不需要太多的人力,加注过程中箭体载荷也能保持平衡,可以说将风险降到了最低。”

秦宇顿了顿,却换了语气,“但是,这种漫长的燃料加注方式真的完全正确吗,还是不敢承担风险就一直因循守旧?”

郑少康讥讽道:“一旦并联加注导致火箭出了问题,你敢担风险吗?”

“有何不敢?”

秦宇不以为然,看向台下众人,“大家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吗?”

台下有人回应,“当然是造火箭的!”

秦宇问:“给谁造火箭?”

台下沉寂了半天,才终于有人答道:“给客户造火箭!”

秦宇打了个响指,“没错,我们是一家商业火箭公司,我们要做的是盈利!因此不能受制于稳妥的设计和缓慢推进的项目节奏中,我们必须要快!”

他目光炯炯的看着众人,“要想做到商业化,我们就得摒弃那些规规矩矩、不紧不慢的法则,火箭出厂就要乘坐半挂运往发射基地,要在几天甚至几小时之内将它组装在发射工位上!”

“然后就像钟表的指针从9点到12点那样,我们要争分夺秒的让它垂直指向天空、点火发射!也许每月一次,甚至是每天一次!”

“那么时间漫长的串联加注方式,势必要抛弃掉!加注时间每增加1小时,复核流程、发射台隐患、箭体结构可靠性、水电气的消耗、人员精力匮乏等,都会受到影响!”

“以后我们不仅有陆地发射,还要海上发射,海上的气候变化迅速且气象复杂,如果因为漫长的加注流程,导致错过了发射窗口期,那将会是一次失败的商业合作,因此你们还觉得并联加注没必要吗?”

一番话说完,底下的员工们若有所思起来,就连一旁的刘俊懿都悄悄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但郑少康却觉得这种大胆的设想,实在过于荒唐。

在‘即刻飞行’的所有员工里,就属他的年纪最大、资格最老。

时年40岁的郑少康是刘俊懿从火箭研究院挖过来的人才,一来就担任了动力推进部的主管兼星火二号发射经理,实际上算是公司三把手了。

国企出身的郑少康一直抱有居高临下的傲慢,认为一家区区几十人的小公司,就想完成几万人才能搞定的火箭项目,简直是痴人说梦!

若不是看在可观的薪水和三把手的位子,他才不舍得放弃铁饭碗跳槽。

毕竟在研究院时他只是个不起眼的小透明,来到这里却是三把手,宁**头不做凤尾嘛!

郑少康一来,就拿着国企那套在公司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原本散兵游勇一样的员工们进行了严格管理。

大国航天:从民营火箭开始第3章那把位置还给你

例如不再允许他们穿着人字拖走来走去,不允许在厂房里穿短裤,不允许工作期间吃零食等等。

因此员工们对他很不满,并且郑少康做事太过循规蹈矩,技术上的问题明明自己就能做主,偏要拖着等刘俊懿或者魏巍过来拍板,导致很多项目进展缓慢。

现在秦宇这种大胆的并联加注方式更是精准踩线,甚至有不少员工在台下附和,郑少康简直无法忍受。

“秦总,你应该清楚,火箭的燃料加注过程是最危险的阶段,哪怕一丁点隐患都可能导致爆炸,几十吨的燃料爆炸,这后果恐怕不是你说担就能担的!”

秦宇看着郑少康那张不服气的脸,心中喟叹。

在他的记忆里,这时候国外的猎鹰系列、宇宙神系列、德尔塔系列等,早已打破常规,采用并联加注燃料了。

像郑少康这种只懂墨守成规的榆木脑袋,确实落后了啊!

秦宇说道:“火箭燃料的并联加注方式是否可行,只需要做实验论证一下就能解决了,实践才能出真知。”

郑少康嗤笑一声,“做实验,怎么做,你难道做过啊?”

秦宇还真做过燃料并联加注的实验,只不过按之前的剧情线发展,那是两年后的事了。

“归根结底,燃料并联加注之所以存在隐患,主要就是燃料泄漏问题,对吧?”

秦宇解释道,看了眼郑少康那张倔强的脸,又看着台下众人。

刘俊懿点了点头,“对的,煤油的挥发性和易燃性都极高,尤其是长时间的加注,很容易挥发到空气里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而液氧更是易挥发的助燃剂,一旦发生隐患,后果不堪设想!”

郑少康又添砖加瓦的补充了句,“因此串联加注才是主流方式,因为没人能百分百保证液氧和煤油不会发生泄漏!一般都是将液氧管道与煤油管道错开布置,距离极远。而你提出的并联加注,简直就是踩红线!”

秦宇不这样认为。

他说道:“那把燃料泄漏问题解决不就好了?假如你们有机会去nasa参观的话,就会知道,现在他们已经在尝试部分并行、甚至全并行的燃料加注方式了,将来或许仅需1个小时,就能完成全部加注流程。”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1个小时加注完成?这特么是nasa自吹自擂吧?天方夜谭!”

“一定是危言耸听,常规加注流程至少都是一天时间准备、一天时间加注,这样才是最稳妥的!”

秦宇的这番话彻底震撼到台下的众人了,向来规行矩步的郑少康更是吃惊不已。

他在国企待了这些年,向来都是用一天时间进入燃料加注的准备状态,才进行煤油小流量加注,再开始一二级、助推器的煤油加注,

在煤油加注结束前的2个小时进行液氧管道预冷,再转为加注液氧,然后持续小流量的补加,一直到发射前1分钟才停止。

而现在身旁这个人竟大放厥词的说,未来1个小时就能完成这些流程,难道煤油是拿水泵抽的?

见众人一副大惊小怪的模样,秦宇无可奈何的摸摸鼻子,这个……就叫代沟啊!

未来马厮克的猎鹰9号火箭,九台19万磅推力的梅林发动机,确实已经能在1个小时内加注完上百万斤的燃料,发射升空!

见众人仍争论不休,秦宇开口道:“解决燃料泄漏问题的实验其实并不难,只要能论证出,在特定环境下,即使煤油和液氧同时加注发生泄漏,不会发生爆炸就好了,这不就能证明并行加注方案可行了?”

郑少康出言驳斥道:“你说的轻松,大伙儿可没时间陪着你玩,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多着呢!”

秦宇摆了摆手,“一周时间……算了,三天吧,我会拿出一份切实可行的燃料并行加注方案,不需要你们花时间跟我折腾……就叫陈娇龙协助我吧!”

他点了那位没拧螺丝的失职员工的将。

郑少康仍不太服气,“你若搞不定怎么办?”

秦宇笑眯眯道:“那我就把发射经理的位置还给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