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文章 用户中心
242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都市极品圣医 > 第1811章:我只要人(3更)

都市极品圣医 第1811章:我只要人(3更)

作者:乘风而上 分类:玄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06-21 03:04:06 来源:大海中文网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章节阅读:

“天使请看......”

张宪秋迅速翻查着那份航海日志,翻到自己做过标记的那页后,正要呈与李云棠观看,手中的日志却被后者取过,他的话音也戛然而止。

李云棠自忖英语水平还说得过去,可夺来一看却傻了眼——手中的这堆纸不但书写极为潦草,且充斥着大量生僻单词,像是用了很多特有词或俚语,就连语法与他前世所学也是大相径庭,整个呈现在他眼前就犹如天书一般。

“嗯,这确实是布列提文字......”

顿了半晌,李云棠就憋出这一句话,而后他想着说些什么以缓解尴尬,那边张宪秋又已经接上了腔:

“天使想必已经看得清楚明白,只是尚有一些细枝末节,需要卑职来解释清楚。”

说罢,张宪秋瞧瞧瞄了一眼李云棠,见其脸色如常,又指着手中的日志继续说道:

“卑职从中查阅了其启航及到岸之日,发现此船自广州府(即番禺府,以后都称广州)至津沽府,其中时间用了十五日。”

“十五日?”李云棠对这个时代的海运速度没什么概念,紧接着便问道:“那正常需要多长时间?”

“正常便是十五日,至多不超过二十日!”

这个回答倒让李云棠一愣——时间这么正常,像是没什么必要捡出来说道,而张宪秋倒是不慌不忙,紧接着便给出了解释:

“所用时间虽无不妥之处,但上面所书之事,却有掩耳盗铃之嫌!”

说着,张宪秋用手指着一行字母,特意将日志凑近了李云棠几分,又介绍道:

“其中记载说,八月初十此船经过泉州府,港内有司以祭奠妈祖之日将近为由,不允这批夷商入港。”

李云棠随即反应过来,紧跟着便追问道:“你的意思是,我朝根本没有这个规定,所以这日志纯属杜撰,他有欺瞒之举?”

“嗯……其中原委,还请听卑职细细道来。”

张宪秋委婉地否定了一句,而后续道:“闽省确有此规矩,每年九月初九祭奠妈祖,而通商之口,则会提前一月禁止外夷入港——”

这解释听得李云棠有些不解,而张宪秋确是话锋一转:

“但此规矩,今年已被废除!”

被这么一提醒,李云棠瞬间明白了眼前这位局总的意思:

这一船的外夷如果靠了岸,必然知道入港的禁令已经解除;而如今他们却说被拒之门外,那肯定是没上过岸。

既然没去过泉州港,直说即可,可他们却偏偏要编出个被拒之门外经历,事情就必然有蹊跷!

想通之后的李云棠露出些讶色,试探着问道:“仅仅靠这些蛛丝马迹,你便猜出了他们想要作甚?”

“先前查出了一些禁止外流的书籍,卑职便觉着布夷不怀好意,便缴了他们航海之日志,欲从其中寻得些有用的消息,却未曾想到有这么一处破绽。

卑职认为此事干系重大,所以便……

用了刑!”

一面说着,张宪秋一面用旁光观察着李云棠,见其未对用刑二字有所反应,心中更加安定,进而道出了夷人所供之言:23sk

“几个夷人也不是什么铁骨铮铮之辈,分开用刑后,他们所供大差不差;都说是从天竺运了几个本国之人,并在泉州附近的海域给了他们艘小船,送其上了岸。”

至于这船人改日志的事情,张宪秋倒是没有细说,但李云棠却猜了个大概:

泉州港举世闻名,路过之商人鲜有不入,他们本就做贼心虚,过而不入又更显反常,于是便依照经验编出一个入不了港的谎言,谁知异变陡生,这谎言便被识破了。

这思索只消得片刻功夫,心里对事情有个大概估量后,李云棠有些急切地问道:“可知道那些偷渡之人,上了岸是要去往何处?”

“已经探查清楚!”

张宪秋合上了那本日志,接着伸手指向不远处的一张颇为精细的大汉舆图:

“几个布夷都说,上岸之人要去名叫‘瓮台瑞’之地,可是我大汉疆土之内,未曾听闻有此地方;

本来卑职是一筹莫展,但这警跸南衙之中恰好有一广府人,据他所言,这地名与粤话中的安溪县别无二致,经卑职去京师中广东的会馆验证过后,确是如此。

而这安溪县,正好就是泉州府所辖之地!”

李云棠顺着那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舆图所标的泉州府城旁,看见了用新墨点上的安溪县,而后回首问道:“这安溪县,有什么值得布夷惦记的东西么?”

被这么一问,张宪秋的脸上霎时间变得极为严肃,用低沉的声音从喉咙中挤出来两个字:

“茶叶!”

李云棠不知道张宪秋为何脸色突然变得那么凝重,试探着问了一句:

“张局总的意思是,偷渡的那几人,是想偷些茶叶回去卖?

可依大汉律例:‘夷人不禀而入者,皆斩’,他们冒着杀头的风险,便为了那点小利?”

张宪秋深吸了一口气,道出了自己的判断:

“天使说得正是,因此卑职之见,这几个夷人,定是前来盗窃茶种!

请天使立即上达天听,将此事禀与皇爷:

最好能求得圣旨,令闽省之布政使亲至泉州府,发全府之府差、县役、缇骑、世兵,并辅以乡勇,一同缉捕盗寇;即便是搜山检海,也要擒住这几个番邦异种!

宁可错抓错杀,绝不放过;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李云棠没想到,一向沉稳张宪秋言辞竟会如此激烈,并且话音越说越大,言语中更是满怀愤满;而见眼前的太监未有反应,张宪秋又鲜见地吼了一句:

“天使,泰西诸夷皆赖茶叶以为命,一日不饮即必生病,尤以布列提人为甚,而茶叶唯我天朝可产,由此大汉方能以茶制夷!”

以茶制夷?

对于一天不喝茶就要生病的这番言论,李云棠不太相信;他是知道英国人喜欢喝茶,可再怎么喜欢,也不至于喝不到就要死要活吧?

眼见李云棠不为所动,张宪秋当即又介绍道:

“布夷视茶如命,主要有三:

一是其国主食乃发酵之面团及牛羊畜肉,前者需饮茶以左餐食、调理中和,后者则要茶叶通肠解腻;而布夷自己更是宣扬:‘茶叶质地温和,四季皆宜,有延年益寿之功效’,如此之物,岂能缺少?

二则是百年之前,布国上讫王侯,下至黎庶,皆喜麦酒;以致布夷耗谷酿酒,自食尚且不足,生民所食皆系他国购入;而自改饮茶之后,口粮即可自足;百姓衣食既足,国家自然安定;

三是茶贸之利甚巨,其国茶税,约占岁入之一成;若无茶可卖,则其损失不可胜计!

同理,若布夷窃去茶苗,成功培育,我朝之损失,又何止巨亿!”

被这么一提醒,李云棠茅塞顿开,暗道自己怎么搞了个“灯下黑”,忘了历史书上的常识——在荼毒整个华夏的阿片大量输入以前,天朝始终靠着物产丰富,保持着对外国的巨大的贸易顺差。

不过传统印象里,好像是茶叶、丝绸、瓷器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而从张宪秋所说来看,茶叶才是重中之重!

不,按张宪秋所说的程度,就不仅仅是重中之重了,茶叶培育技术而是堪比高精度光刻机研制技术的。

7nm的光刻机只有阿斯麦尔一家公司能生产,而茶叶也只有大汉朝能生产,别无分号,二者皆具有垄断地位;而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时代的茶叶,地位比前世的光刻机还要高。

毕竟21世纪买不着芯片还能进口别的电子设备,而如今只要大汉朝把茶贸的口子一收,全世界都喝不到任何茶叶。

再从利益的角度出发,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利润,能撑起如今世界霸主英国十分之一的税收;而后世阿斯麦尔公司别说利润,就连营收都赶不上灯塔国税收的一成。

这种垄断全世界必需品的生意,岂能还是让昂撒匪帮插手!

正康慨激昂着,一句广告词窜入了李云棠的脑海,如同一盆凉水泼下:

“你的心脏每跳动一次,全世界就有1252杯立顿热红茶被饮用,119罐立顿冰红茶被消费……”

前世的立顿红茶,是世界上最出名的茶叶企业,一年卖出数百亿包茶包,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国家,都有立顿的身影出现。

七万家华夏茶厂,都抵不过英国一家立顿!

不但市场份额被人占去,就连茶叶的发祥地的名头,都有印度来争夺,英国这个几乎不产茶叶的地方,却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公司……

他们不但杀人,还要诛心!

想到此处,李云棠断断的指甲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掌心之中:

前世的茶叶战争输了,输得彻头彻尾;而这一次,绝不可能让你们这帮贪得无厌的昂撒匪徒得逞!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我撞破了皇帝的女儿身李云棠更新,第一百一十四章茶叶!免费阅读。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